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4:57:00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以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0万元的大众富裕人群为目标客户,患者就诊一次平均花费1195元,三年内收入实现翻番……近日,私立医疗服务机构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正医疗”)向港交所二次递表,继续冲刺IPO。
虽然距离首次递表仅不到一年,但此次递表的卓正医疗年收入已增至近10亿元,并且扭亏,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招股书显示,卓正医疗主要提供实体医疗服务,在2024年之前仅有门诊服务收入。自去年收购武汉神龙天下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神龙天下”)后,卓正医疗新增了住院服务收入。
2022年—2024年,卓正医疗营收分别约4.73亿元、6.9亿元、9.59亿元,净利润分别约-2.22亿元、-3.53亿元、8022.7万元。不过,在账面盈利之下,卓正医疗2024年仍出现经营亏损,约为-4687.7万元。
4月8日,卓正医疗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自2024年5月首次递表以来,公司处于正常推进上市流程之中,并根据有效期相关规则于近期重新递交申请材料。公司于2024年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营收稳健增长,预期未来随着营收规模的增长,公司的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经营亏损主要是管理费用中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上市费用的影响所致。若扣除这部分的影响,公司已在2024年度实现了经营利润。”
去年首次扭亏
6个月有效期一过,卓正医疗更新招股书再次递表,冲击港股上市。与前次IPO呈现持续亏损情况不同的是,卓正医疗在2024年扭亏为盈。
招股书披露的主要里程碑事件显示,2024年,卓正医疗通过收购武汉神龙天下扩展规模,武汉神龙天下拥有武汉北斗星儿童医院(一家二级专科医院)及两家武汉医疗诊所。其中,武汉北斗星儿童医院成为对卓正医疗具有战略重要性的9家主要附属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及2023年,卓正医疗的住院服务收入均为零,同期的付费住院患者就诊人次亦均为零。2024年,卓正医疗住院服务收入录得4250万元,主要来自儿科及外科专科,同期付费住院患者就诊人次为2137,住院患者就诊次均费用约1.99万元。
卓正医疗方面对记者表示,自2024年3月公司收购武汉神龙天下以来,双方在业务资源协同、运营体系、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整合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门诊、住院及手术业务上的优势,实现收购的协同效应。但公司目前暂无继续收购武汉神龙天下剩余股权的计划。
2024年,卓正医疗来自武汉在营医疗服务机构产生的实体医疗服务收入为1.17亿元,前两年仅在2000万元左右。
上述收入贡献是否为收购武汉神龙天下的一次性红利?是否可持续?对此,卓正医疗方面对记者表示,来自武汉地区的实体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收购武汉神龙天下后,将其营收纳入并表范围。此外,公司在武汉已开设的实体医疗服务网店于2024年亦实现营收、客户基础稳健的内生增长。“公司将持续探索收购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中业绩良好的成熟医疗服务机构,以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络、增加客户基础,推动长期增长。”
至此,卓正医疗目前在国内拥有并运营20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8家诊所和2家医院,并在新加坡拥有并运营3家全科诊所。2024年,卓正医疗来自实体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91.1%,该服务付费患者就诊人次约为73.03万,就诊次均费用1195元。同期,来自线上医疗服务的付费患者就诊人次约17.55万,就诊次均费用131元,总付费患者就诊人次达到90.58万。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武汉神龙天下前,卓正医疗在过往年度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截至2022年1月1日,卓正医疗累计亏损约12.19亿元,其中约3.89亿元为2022年前的累计经营亏损,主要是由公司于2014年年底在深圳以外开设第一家诊所而开始的跨城市扩张所驱动。一方面,扩张需要招募医生及订立新租赁的前期支出,还需要在公司总部投入人力及其他资源以确保不同城市之间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在新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扩大患者群体并实现营运杠杆需要时间。因此,尽管出现大幅收入增长,卓正医疗在此期间仍录得累计亏损。
招股书显示,2022年及2023年,卓正医疗经营亏损分别约1.38亿元、6693.3万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1.23亿元、4360万元。2024年,卓正医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从前两年的亏损转向收益,录得年内利润约8022.7万元,经调整净利润约1070万元。
流动负债高企
对于去年盈利趋势的可持续性问题,卓正医疗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9%,主要营业成本如医护团队薪酬、场地租金及物业费、设备折旧等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公司2024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19.3%提升至23.6%,实现整体盈利。“在经营利润率方面,公司近年来呈现持续稳步提升的状态,从2022年的-26%收窄至2023年的-6.3%,并于2024年收窄近8个百分点至盈利1.1%。”
报告期内,卓正医疗旗下医疗服务机构总建筑面积由2022年的约3.24万平方米增至2024年的约5.27万平方米,同期全职医生人数由267人增至379人。2022年—2024年,公司雇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总额分别约3.8亿元、4.36亿元、5.6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0.2%、63.2%、58.9%。
招股书显示,卓正医疗报告期内主要通过经营活动及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来拨付资本开支及营运资金。2022年—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约686.1万元、1.24亿元、1.71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持续为负,从2022年的约-5238.3万元扩大至2024年的约-1.5亿元。
卓正医疗方面对记者表示,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公司实体医疗服务网络的租赁支出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是2024年公司收购了武汉神龙天下的少数股权,现金流出有所增加。
招股书显示,自2014年以来,卓正医疗共进行5轮融资,分别融资约300万美元、1750万美元、3529.4万美元、4999.8万美元、6000万美元,卓正医疗投后估值从A轮的1560万美元增至E轮的5.1亿美元。这些融资大部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及运营,包括但不限于扩展公司医疗机构及当作其他一般营运资金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历次股权融资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账面评估价值的增加,卓正医疗近三年负债总额持续升高,其中流动负债分别约22.62亿元、26.36亿元、28.16亿元。但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从2022年年末的约1.46亿元增至3.08亿元。
公司资金状况是否正在承压?当前现金储备是否足以维持公司正常经营?对此,卓正医疗方面对记者表示,截至2024年年底,扣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负债24.11亿元后,其余流动负债约4.05亿元,而公司流动资产约5.95亿元,“流动营运资金相当充裕,24.11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负债将在公司上市后自动转为普通股,届时这一类负债将不再存在”。此外,公司在2023年、2024年已经明显开始产生净现金流入,现金储备将不断增加。
截至2024年年底,卓正医疗现金储备余额合计约5亿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近3.1亿元,期限三个月以上的存款0.2亿元及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近1.6亿元。卓正医疗方面表示:“综合经营净现金流和现金储备的情况来看,无论上市是否成功,公司均有足够的资金和现金流支撑未来的运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