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度丨万亿“宁王”,吐故“钠”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4月21日,宁德时代(300750.SZ)将这天定为自己首个“超级科技日”,并冠之以“边界觉醒”的主题。

外界对此纷纷猜测:“宁王”要突破什么“边界”?又是凭借何种新产品(技术)来“觉醒”?

当天下午的发布会上,答案揭晓——宁德时代一口气官宣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以及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应用的车规级钠新电池。且就在4月21日当天,宁德时代A股盘中股价一度涨逾4%,收盘上涨2.67%。

4月22日,宁德时代股价继续上涨,股价收盘上涨了1.71%,最新市值达1.02万亿元。

事实上,过去一年以来,宁德时代构筑了“神行”、“骁遥”、“麒麟”、“天行”等锂电池品牌矩阵,而“钠新”则是该公司首次针对可规模化商用的钠离子电池所推出的品牌。

钠电池的发布,将业界的思绪拉回到2021年。这一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并公布了商用想法。但三年过去了,整个钠电产业化道路似乎越走越窄。

而这次吐故“钠”新的背后,宁德时代有何考量?

“钠”新之战

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特别是在2021年、2022年锂价狂飙之时,钠离子电池迅速进入了产业视野。

2021年7月,宁德时代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董事长曾毓群亲自亮相,并发布了该公司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发布会上,宁德时代的首个锂钠混搭电池包第一次揭开面纱。

业内将钠电池视作锂电池的“备胎”,认为其能量密度不高,且发展前景取决于锂电池的成本。

在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这一问题也被提及:“假如在失去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是否又会推钠离子电池?”

对此,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的回答是:“相信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会因技术进步而持续下降,且随着供应链继续壮大,钠电对比锂电的成本优势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到来。”

过去几年,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每一步研发进展的问世,都会撩拨业内的心弦。

2024年11月,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宣布,宁德时代已经研发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彼时透露的消息是,第二代产品在能量密度、低温性能以及安全性上都会有所升级,并计划于2025年试产。

更进一步的消息于2025年3月宁德时代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布,该公司高管向投资者介绍,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最新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性能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

经过近半年的铺垫,宁德时代终于在2025年4月21日这天公布了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真面目,并命名为“钠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分为两款: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以及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从名称上不难看出,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的布局策略依然是围绕多场景。

需注意的是,不同的应用场景,宁德时代有意将相应的钠新电池匹配不同的竞争对手。例如,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面向重卡等商用车的传统铅酸电池,将于今年6月量产;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则计划于今年12月量产,并希望将钠离子电池提升到继磷酸铁锂、三元锂之后第三大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的地位。

换言之,“宁王”并不希望钠离子电池成为备胎。

“我的判断是,从中长期的发展来讲,钠离子电池随着成熟度越来越高、商用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有机会取代磷酸铁锂电池的一半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认为。

坐上全球动力电池的铁王座之后,宁德时代所直面的竞争在近两年来更为激烈。非理性竞争传递至产业链上下游各处,但锂资源依旧是卡着产业链的脖子。

而得益于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远远高于锂元素,在此次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则将所公布的钠新电池,视作突破资源边界之举。

开启多核时代

4月21日这场发布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宁德时代的多款动力电池新品以及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外,还有董事长曾毓群的那句:“多核时代,才是真正的‘您的时代’。”

曾毓群玩了一句谐音梗,但是效果还不错。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毓群认为“多核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宁德时代的“您的时代”又一幅怎样的图景?

底色还是钠离子电池。

实际上,对于宁德时代而言,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不单关乎着该公司“最全面的化学材料体系布局”的定位,也完成了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场景布局的拼图。

曾毓群解释称,宁德时代所认为的“多核时代”,是动力电池发展从“参数指标”阶段转向真正的“需求引领”阶段,而这恰恰是钠电体系突破的重大意义之一。

借助骁遥双核电池这一新品,宁德时代在发布会上演绎了一场“场景重构”。

所谓的双核架构,是宁德时代在2020年推出的AB架构电池产品的基础上一次升级。该设计中,电池的两个“独立能量区”可以实现多种电池组合。例如,“钠-铁”组合,即“钠新电池”搭配“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这一组合下,动力电池在应对低温环境之时又能兼具里程。

除了“钠-铁”组合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铁-铁”(“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

“我们希望让业内的竞争回归到产业创造价值这一本质。”欧阳楚英告诉记者,动力电池的产品定义应当由用户场景来定义。

在近些年来动力电池产业起伏波动中,“宁王”本色不减,盈利保持增长。但“守业”之时,宁德时代是否还有“创业”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布局储能电池,还是加码钙钛矿材料的研究,宁德时代的确在开辟新的版图,部分业务甚至已经开始收效。

但动力电池这一核心业务,依旧是当前宁德时代最主要的营收来源。或许,钠电体系的突破,给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注入了新的想象空间。

而“宁王”还需进一步加快钠电从原材料、研发制造到应用落地的大闭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