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量体裁衣”选人才

【来源:湖州市科学技术局_综合资讯】

近日,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61家江苏民营企业,正式获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这是国内首次由省级层面系统性向产业链重点民营企业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限,标志着江苏省在职称制度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有了自主评审权限,我们可以‘量体裁衣’,精准选拔和培养人才,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员工投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钱蒋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江苏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新举措,为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推动民营企业成果转化提供了强大助力。

记者了解到,这61家重点民营企业覆盖江苏“1650”产业体系全部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既有中天科技、沙钢集团、南瑞继保等“链主”企业,又有蜂巢能源、思必驰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才8.2万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才仅占3.7%。这意味着,新举措将直接惠及万余名技术骨干。

职称评定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的重要手段。江苏此次改革将通过向重点民营企业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构建更加科学、公正、高效的职称评定体系。

“此次下放的不是简单的评审权限,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框架。”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需严格履行“九步工作法”,包括成立职称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不低于省标的评审标准、组建专家库、制定评审办法、组织申报审核等。评审委员会专家库须包含不少于25名高级职称专家,其中外部同行专家占比不低于20%,确保评价专业性和公信力。

该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此次改革突出三大创新:一是建立“产业需求导向”评价标准,获得自主评审权的企业可自主制定评审标准,重点考察人才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工艺改进等方面的实际贡献,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核心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实行“双备案双监管”机制,评审标准、工作办法需要报省级部门备案,省人社厅、工信厅通过飞行检查、抽查巡查等方式强化监管;三是创新“职称—薪酬—岗位”联动机制,要求企业建立职称与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直接挂钩制度,推动评价结果真正落地见效。

对此,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朱永跃教授认为,此次向产业链重点民营企业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是切实尊重企业用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人才活力的关键一环。这有助于调动企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高企业人才评价的精准性、保障企业人才权益的落地性,推动企业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打造良好的企业人才生态系统。

他建议,相关部门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要稳步扩大自主评审企业的数量、产业覆盖面和评审专业类别,让这一暖心的举措惠及更多企业和人才。

4028105-23218-49-综合资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