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9:34:00
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
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
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
你们这个事业搞得很兴旺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提到鲜花
便不得不提“花都”昆明
昆明的花事,是经济学与美学的共生体
是古典诗情与现代科技的协奏曲
这里的花朵
既能乘着大数据云朵飞越重洋
也会在某个深巷的搪瓷盆里
为一位退休老人安静地开完一生
↓↓↓
五百里滇池荡漾着云霞,三千年春城浸润着花香
当第一缕东风拂过
昆明,便悄然铺开了世间最盛大的花事
从郑和故里的玫瑰庄园到斗南市场的霓虹花海
从金殿古刹的百年山茶到盘龙江畔的蓝花楹隧道
昆明以大地为绣架,以四季为丝线
织就一幅永不褪色的鲜花长卷
花脉
大地的心跳,产业的史诗
凌晨3点
是亚洲最大鲜切花交易中心斗南花市苏醒的时刻
卡车载着来自高原温室的百万支玫瑰、康乃馨与百合
在电子拍卖屏的闪烁中开启环球旅程。
这里的每一支花茎都浸润着科技的温度——
物联网监测着花苞的呼吸
冷链物流编织出48小时直达东京、迪拜的鲜花丝路
这里的花,是经济,更是文明
斗南花市二楼的老照片墙上,泛黄的影像记录着上世纪80年代:
竹筐扁担与杆秤的江湖里
第一批花农用汗珠浇灌出“鲜花论斤卖”的传奇
如今,昆明每年花卉交易量超百亿枝
却依然保留着最朴素的浪漫——
深夜未售完的残花
会被悄悄堆放在市场角落,任人捡拾,
免费领取最后一捧春天
花踪
行走的色谱,时空的交织
在昆明赏花,是一场与四季的错位邂逅。
二月,当北国尚在冰雪中沉睡,
金殿的百年古山茶已燃起烈焰,
铜瓦殿檐角垂落的红云,
映照着吴三桂为陈圆圆栽下“早桃红”的传说
三月,圆通山的樱花大道忽然倾倒粉白色银河
穿汉服的少女与喂海鸥的老人
共享着同一场唐宋诗卷里飘来的雨
四月,教场中路的蓝花楹将整座城市浸入普鲁士蓝的梦境,
电车轨道在花瀑下延伸成时光隧道,
恍惚间与里斯本或比勒陀利亚的街景重叠。
乘缆车登上轿子雪山,
杜鹃花海随海拔攀升变幻色谱:
山脚的报春杜鹃似粉雾轻纱,
海拔3000米处的黄杯杜鹃如熔金泻地,
及至雪线附近,匍匐绽放的紫晶杜鹃在残雪中闪烁冷光。
最奇幻的赏花体验藏于夜色。
盛夏的螳螂川畔,数万株向日葵在月光下集体垂首,
如同朝圣者聆听大地心跳;
捞渔河湿地的郁金香在星辉中半阖花瓣,
荷兰画家维米尔的蓝与黄,
此刻化作滇池夜风中的一缕叹息。
待到霜降时节,
大观楼的万株菊花又竞相舒展,
从龙凤呈祥的宫廷盆景到直径两米的悬崖菊瀑,
让《离骚》的草木穿越千年,
在滇池烟波中鲜活如初。
花馔
舌尖的绽放,大地的秘语
昆明人吃花的执念,源自对春天最极致的挽留
三月街头,头戴花巾的嬢嬢们竹篮里
金雀花与核桃花挤挨着山珍野菌
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寻常菜市晨景
宝珠梨炖茉莉甜汤里
花瓣在琥珀色汤汁中浮沉
苦刺花炒腊肉
让山野的苦涩与烟熏的咸香在舌尖演绎出奇妙的复调
……
或许,在钢筋森林里辗转的现代人,
正需要一场昆明的花事疗愈。
当指尖抚过斗南凌晨带着露水的花茎,
当唇齿间绽放出穿越四季的花馔,
当蓝花楹的紫色星云落满肩头——
您会听见这座春城的低语:
所有关于美的答案,都藏在花朵绽放的刹那
来源:都市时报
编辑:贺靖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