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冀时评 | 做好政策“加减法” 掀起消费新热潮

近年来,消费已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当下,要持续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

日前出台的《河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5大行动24条举措,在城镇居民增收减负、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系统施策,通过政策“加减法”双向发力,让群众“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推动全省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形成“供需互促、循环畅通”的消费增长新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能消费,在于增加收入预期、减去支出负担,让群众“口袋鼓起来”。消费的底气,首先来自“钱袋子”的厚度和稳定性。一方面,河北在就业创业领域做“加法”,着力稳定居民就业、促进居民增收、解决拖欠账款,挖掘先进制造、文旅科技、民生服务等就业新渠道,分类分型提供创业支持保障,一揽子兑现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为居民收入增长打开空间。另一方面,河北在民生领域做“减法”,突出加大民生保障,强化生育保障、教育支撑、救助帮扶等,有效降低居民刚性支出负担,让支出“减量”可感可及。“增收”与“减负”双管齐下,为提振消费奠定了坚实基础。

愿消费,在于增加供给质量、减去消费限制,让市场“烟火旺起来”。消费的意愿,源于供给的吸引力和消费的便利性。一方面,河北在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做“加法”,优化养老、托育、医疗等服务供给,创新文旅、体育、冰雪、入境等消费场景,拓展汽车改装、租赁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开展“千企万店”电商赋能上线行动,擦亮“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河北净菜”等品牌,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河北在消费限制上做“减法”,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扩大补贴覆盖领域,积极拓宽支付渠道,合理确定、及时更新参与活动的经营主体名单,拆除“隐性门槛”,让“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提质”与“扩需”协同推进,让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敢消费,在于增加消费信心、减去后顾之忧,让权益“保障硬起来”。消费的动力,离不开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一方面,河北在监管执法上做“加法”,开展格式合同条款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互联网、老年保健用品等领域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让群众能够享受到各类质优价美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河北在权益保障上做“减法”,积极构建“在冀消费无忧退”场景,拓宽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行业,建立健全消费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全省5994个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消费者减少售后服务痛点和权益受损风险。“严监管”与“优服务”有机结合,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放眼望去,石家庄北国商城,购新补贴引来客流如潮;唐山河头老街,盛唐气象点亮夜间经济;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商圈,智能场景吸引年轻人扎堆打卡……河北的实践表明,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做好政策“加”与“减”的辩证法。当“能消费”的基础更牢、“愿消费”的场景更优、“敢消费”的保障更强,燕赵大地的消费热潮,必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镌刻下生动注脚。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