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手搓青团,笑语承传统

清明节,作为一个美食加持的传统节日,青团是必不可少的当季美味。连日来,奉贤各所学校也纷纷开展清明主题活动,做青团制纸鸢,学生们在亲手制作间领略传统节日的魅力。近日,奉贤塘外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江南传统时令美食——青团,感受舌尖上的春天。

“搓成一个小圆球备用啊,不能太多。”食堂里,老师一步步细细地指导着学生们,同学们系上围裙,带好厨师帽,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动起手来。低年级的同学负责将一个个豆沙馅搓成小圆球备用,高年级的学生则是小心翼翼地将混合着菠菜汁的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尽管大家的动作都略显生疏,但是并不影响高昂的兴致。“我以前没有做过青团,今天是第一次做,一开始感觉有点难,但是有大哥哥大姐姐帮我,就感觉没有那么难了。”不少低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青团,大哥哥大姐姐们在自己完成的同时也不忘帮助弟弟妹妹们。

“露馅”、揉碎面团……虽然不停地遇到难题,但是孩子们毫不气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终于制作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青团。“我觉得揉面很重要,要仔细些。”一位同学做好后总结了一番,“如果揉面揉得不好的话,包豆沙的时候就会裂开来。”一番耐心的等待后,热气腾腾的青团终于出笼了。“我觉得很好吃啊,比外面买的都好吃。”同学们笑着说。青团清香宜人,软糯可口,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还计划着把剩下的青团打包带回去跟家里人一起分享。今天第一次做的同学兴奋不已,“我要拿回家给我姐姐吃,因为我第一次做,做得很好吃,想让姐姐也尝一尝。”

“我们学校每年清明节都会做青团,我之前在课本里也学到过清明节的习俗,要吃青团要祭扫,现在感觉把课本搬进现实了。”高年级的同学之前就学过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很是自豪地告诉弟弟妹妹们,眼下参考着课本上的知识,学着古人的样子过节,更是让他们都觉得欣喜不已。事实上,学校日常就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节气习俗中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此类特色实践课程,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的‘蜜糖美食’课程巧妙地将传统节日文化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奉贤区塘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孙卫红介绍,学校以春节、元宵、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制作节气美食,了解民俗传承,课程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家校协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感悟文化内涵,既掌握烹饪技术又深化了对团圆、感恩等传统价值观的理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