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达制造接待57家机构调研,包括财通证券、财通证券资管、道润咨询等

2025年4月1日,科达制造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3月1日接待财通证券、财通证券资管、道润咨询、东北证券、东方财富等5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科达制造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副总裁、财务负责人曾飞,董事会秘书彭琦。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

据了解,2024年科达制造公司营收12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96%,归母净利润10.06亿元,同比下降51.90%,受参股公司蓝科锂业投资收益减少影响。建材机械板块营收56.05亿元,同比增长25.20%,其中陶瓷机械业务亮眼,市场份额提升,配件耗材业务增长,核心设备通用化应用有突破。海外建材板块营收47.15亿元,同比增长28.99%,但盈利能力承压,受多重因素影响,目前运营步入正轨。

据了解,在问答环节,涉及陶瓷机械业务的驱动因素、国内外收入占比及展望、建材机械业务毛利率下降原因、配件耗材业务市场空间等;海外建材方面,包括非洲瓷砖价格及竞争格局、生产成本、洁具及玻璃毛利率、未来区域整合及资本开支、产能利用、未来需求增长等;还包括蓝科锂业的生产成本及产能规划,以及新能源装备、液压业务、2025年营收目标、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汇兑损益、借款提升原因等方面。

据了解,2025年公司目标营收约150亿元,将聚焦陶瓷机械和海外建材业务,2025-2027年的员工持股计划考核以2024年为基数,每期解锁目标值约按业绩指标复合增长率20%左右设定。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主要情况介绍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6亿元,突破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96%;归母净利润为10.06亿元,同比下降51.90%,主要受参股公司蓝科锂业贡献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超80%所影响。

具体来看,建材机械板块,2024年其实现营收56.05亿元,同比增长25.20%。其中,陶瓷机械业务表现亮眼,在国内乃至全球陶机及陶瓷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其市场份额或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陶机业务在传统优势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南亚等地区保持稳健增长,并在欧洲等高端市场实现良好突破,获得了更多世界头部陶企的认可。同时,公司配件耗材业务亦实现较好增长,2024年其接单金额在陶瓷机械业务接单中占比已达20%。此外,在核心设备通用化应用方面,公司2024年接单金额已达5亿元,其中铝型材挤压机产品报告期内除了实现了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外,亦实现了稀土材料等行业的应用,未来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海外建材板块,其实现营收47.15亿元,同比增长28.99%;毛利率为31.20%,盈利能力呈现阶段性承压,主要受以下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瓷砖方面,2024年上半年,受非洲市场结构性竞争和项目策略性调价等影响,瓷砖销售价格短期承压,尽管其价格下半年已根据市场及项目进展情况逐步提升,但仍对全年情况有所拖累。玻璃方面,公司于2024年9月投产了坦桑尼亚玻璃项目,并于年底收购了某玻璃项目,但由于两者运营期较短,相关成本费用期间的错配亦导致该业务整体盈利水平有所降低。但目前来看,其整体的运营已经步入正轨,盈利能力已得到改善。洁具方面,其产能利用率及良品率均得到提升,但受当地竞争对手和进口洁具产品的挑战、当地价格敏感性偏好,以及当地原材料配套尚不完善导致自身生产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2024年盈利能力承压,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其品牌建设及市场拓展等工作。此外,公司管理成本等相关费用的提升亦带来盈利水平的扰动,但随着海外建材业务板块人员架构及年内新增项目运营趋于稳定,后续相关成本费用将趋于平稳。

蓝科锂业方面,其碳酸锂产销量同比均实现较好增长,但受碳酸锂市场价格低迷等影响,业绩大幅下滑,对公司归母净利润贡献2.33亿元。

二、问答

1、陶瓷机械2024年营收提升除了行业市占率提升外还有什么驱动因素?

回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归结于公司陶瓷机械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驱动了陶机设备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以及通过“装备+配件耗材+服务”的产业链延伸和核心装备的跨行业/领域应用,驱动了业务板块的增长。其中在通用化应用方面,公司近年来通过广泛的调研,发现陶瓷机械设备产品可以适配很多行业及领域,并且随着通用化设备产品的研发落地与应用,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2、陶瓷机械业务国内外收入占比及增速分别是多少?后续怎么展望?

回复:从收入占比来看,2024年陶瓷机械业务海外收入占比超60%;从增速来看,其海外收入同比上年增长超40%;而国内相对较低,维持在个位数的增长。

针对国内市场,从2024年订单情况来看,国内下游陶瓷客户产线升级改造的单机设备需求占比提升;同时,下游陶瓷客户新建产线仍会存在一定的需求。后续,公司将紧密跟踪下游客户在降本增效、节能环保及产能扩张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与推广,以提升市场占有率。针对海外市场,公司将通过全球销售网络来推进配件耗材与陶机的协同发展,并持续通过拓展更多国家及地区,来实现业务的稳健发展,尤其着重开拓海外高端客户市场,力求维持较好的增长。

3、建材机械业务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2024年建材机械业务毛利率为26.56%,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因为销售的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其中,在配件耗材业务方面,其2024年营收较上年同比实现较好增长,但受海外市场如东南亚等地区竞争加剧、产品早期推广让利以及墨水贸易业务占比提升等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后续,公司配件耗材业务将持续推进巴西、埃及等海外陶瓷主要产区市场的拓展,目前公司已在推进上述地区的子公司注册等本土化布局。在陶瓷设备业务方面,2024年其行业整体集中度、头部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陶瓷机械设备市场占有率也实现提升,尤其是在海外市场,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后续来看,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国内陶瓷厂商整体需求与海外相比依然较为萎靡,公司正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尤其是陶机高端市场的拓展。未来,公司陶瓷机械业务毛利率有望实现提升。

4、配件耗材业务市场空间是怎么样的?

回复:配件耗材业务属于陶瓷生产过程中持续消耗的产品。一方面,陶机等设备需要定期更换磨头、模具等配件;另一方面,瓷砖生产需要釉料、墨水等耗材。就全球市场而言,配件耗材产品更换频率要比陶机高,其市场空间也更为广阔。

5、请介绍一下海外墨水业务的情况

回复:公司2023年收购了国内陶瓷墨水龙头国瓷康立泰40%股权,并与其共同设立了广东康立泰公司来布局海外墨水的贸易业务,由科达制造控股和并表。而在国内陶瓷墨水市场,公司则通过参股国瓷康立泰分享其带来的投资收益。目前,海外墨水业务增速及毛利率均维持较好的情况。同时,鉴于运输费用及途中损耗等因素对墨水等耗材业务的影响,为了更好拓展销售半径,公司正在土耳其建设生产基地,并于巴西成立子公司,以进一步扩大耗材业务的海外服务半径。

6、非洲当地瓷砖的竞争格局是否已经稳定,其价格是否还有向上的空间?

回复:从整体的竞争格局来看,其基本上延续了2024年下半年较为理性及良性的状态。从定价机制来看,瓷砖产品定价会持续参考进口产品的FOB、海运、关税、内陆运输等综合成本进行定价,较进口产品保持优势;同时定价亦会考虑到当地货币汇率波动因素,如产品将根据当地货币的贬值程度进行相应的提价。今年以来,公司在非洲各销售区域亦进行了一定的提价。后续,公司将持续跟进非洲各市场情况,结合公司定价机制,动态调整瓷砖价格。

7、海外建材瓷砖的生产成本是否相对稳定?是否会开展一些技改工作?

回复:2024年瓷砖生产成本整体变动不大,相对平稳。在原材料等方面,像主要的原材料高岭土这些,公司已有储备;部分釉料等原材料来源于进口,但其市场价格较为平稳。在天然气等能源使用方面,公司已与提供方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价格总体比较稳定。同时,海外建材板块也正在开展一系列降本增效工作,包括用光伏发电替代部分高电力成本、自建包装产线降低成本等,希望助力业务盈利水平提升。

2024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多个区域陶瓷项目开展提产等技术改造。未来,随着非洲瓷砖消费水平及规模的提高,公司亦将相应地推动产品规格、提产等方面技术改造,以满足瓷砖市场消费需求。

8、请介绍一下洁具及玻璃的毛利率情况?

回复:2024年,洁具及玻璃业务整体的盈利水平持续承压。洁具方面,公司正持续推进其降本增效、工艺优化以及市场推广等工作,目前来看肯尼亚洁具项目盈利水平已有较好改善。玻璃方面,公司自营及收购的玻璃项目分别于2024年9月及年底运营,目前来看,两者运营情况稳定,当前盈利能力已获较好提升。

9、公司海外建材板块未来是否还会通过收并购来进行区域整合?未来资本开支情况怎么样?

回复:对玻璃项目而言,目前东非成规模体量的玻璃项目只有公司投产及并购的坦桑尼亚玻璃项目,两者设计年产能已能够满足本土及肯尼亚、乌干达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玻璃需求,同时另有剩余产能将销售至东非沿线国家及地区。因此,公司收购坦桑尼亚某玻璃项目后,两者可以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和设备特性,采取分优势品类的生产方式,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这种策略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未来,公司依然会贯彻“填空”的策略,但目前来看,空白市场已经相对难找了。因此公司未来亦不排除会继续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完成已有品类的部分区域市场整合。此外,公司也会持续观察各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家装需求,并结合现有销售渠道的可复用性、品牌属性的赋能效果等方面,寻求丰富建材品类的新建产线或并购机会。

按照目前的资本开支规划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海外板块。建材机械方面,公司在国内的投资目前已基本完成布局,未来会有部分海外基地及配件仓的建设,并看一些产业链并购机会,但海外基地主要以陶机服务或墨水加工为主,这些项目的资本开支相对有限。海外建材方面,该板块相对有更多资本开支,公司仍有科特迪瓦陶瓷项目及秘鲁玻璃项目正在建设。

10、请介绍一下海外建材的产能利用情况

回复:陶瓷方面,随着喀麦隆陶瓷厂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2024年公司海外建材业务实现瓷砖产量1.76亿㎡,销量1.72亿㎡,整体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玻璃和洁具方面,随着近几个月坦桑尼亚玻璃项目的产能爬坡,以及肯尼亚、加纳洁具工厂的持续工艺优化,其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目前已维持较好的状态。

11、如何看待非洲瓷砖未来需求的增长?

回复:从发展速度来看,非洲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较快,根据 MECS-Acimac数据统计,2023年非洲瓷砖消费量14.21亿㎡,同比增加12.5%,是全球瓷砖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据其以往预测,2022-2026年,非洲仍将是世界瓷砖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复合年增幅超过6%。此外,公司布局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相比非洲其他区域,城镇化及人均瓷砖消费水平都较低,有望实现更好发展。

12、蓝科锂业的生产成本是怎么样的?

回复:盐湖股份向蓝科锂业提供卤水的价格与碳酸锂售价形成了动态机制,另收取盐田及采卤系统维护费,该部分亦与碳酸锂售价挂钩。

13、蓝科锂业的产能规划是怎样的?

回复:蓝科锂业2024年碳酸锂产量为4万吨,同时未来也将通过技术提升、工艺升级、后端沉锂母液回收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及成本,目前已有一些技术方案,但须进一步论证。

14、年报中新能源装备板块营收占比提高,该板块主要是哪些产品?盈利能力怎么样?

回复:新能源装备业务包含清洁煤制气装备、锂电正负极材料装备等,近两年公司煤制气装备在氧化铝等行业实现了较好的接单,助力了整体板块的营收占比提高。从利润率来看,新能源装备业务和陶瓷机械业务相比要略低一点。

15、请介绍一下公司液压业务在海工领域的布局?

回复:子公司科达液压专注高端高压柱塞泵马达研制及液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在海事海工领域已有应用经验。在海上升降平台领域,科达液压研发配套了海上自升式平台升降液压系统;在船舶领域,其能够提供伺服泵和整套液压机组,以及相关技术支持。上述相关产品均已通过欧盟CE等相关认证,但目前两者业务体量占公司整体营收不足1%,并非公司未来业绩的主要贡献来源。

16、海外建材业务产量在2025年是否还有增量?

回复:在瓷砖方面,除了2024年下半年投产喀麦隆陶瓷项目将在今年完整的释放产量外,公司科特迪瓦陶瓷项目将于下半年投产,预计2025年瓷砖产量将进一步提升。在玻璃方面,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的坦桑尼亚玻璃项目,以及年底收购的玻璃项目将于今年释放产能,对公司业务规模有正向贡献。

17、2025年营收目标是多少?

回复:正如公司年报中披露以及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的目标设定,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陶瓷机械、海外建材业务发展,陶瓷机械业务坚定推进全球化布局进程,深挖配件耗材、机械通用化发展等方面的业务增长点;海外建材业务将持续推动各项目的产能建设,完善“大建材”战略布局,努力实现集团营业收入约150亿元。

18、员工持股计划如果通过净利润来实现股票解锁,最终考核目标是多少?

回复:根据当前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业绩考核以2024年营业收入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后的归母净利润为基数,考核2025年至2027年的营业收入累计增长率及扣非归母净利润的累计增长率,二者完成其一即达标,其中对于利润指标是剔除了蓝科锂业的投资收益及汇兑损益、激励等股份支付费用因素影响,主要考虑到上述因素与考核对象的工作职责关系并不大。从每期解锁目标值来看,大约按照2025-2027年期间相关业绩指标复合增长率20%左右设定。上述员工持股计划尚需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9、2024年公司的汇兑损益情况是怎么样的?

回复:2024年,公司整体实现汇兑收益。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汇兑损失合计超2亿元,主要是海外建材板块受非洲部分国家货币贬值及欧元相对美元升值所致。其中,汇兑损失主要集中在负债端。海外建材板块存在较多长期限欧元贷款,而其融资主体的本位币为美元,随着前三季度欧元对美元升值以及非洲部分国家货币贬值,合资公司因此产生了较大汇兑损失。而在经营端,海外建材除了保留一部分日常运营所需的本地货币外,会及时将其余本地货币换成美元或欧元,因此该部分影响相对较小。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美元兑欧元及部分非洲货币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升值,扭转了全年汇兑损失情况。根据2025年以来的汇率市场,预期近期存在一定汇兑损失,但最终结果以公司一季度报告为准。

20、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借款提升的原因?

回复:公司整体的贷款额度有所增长,主要是来自于海外建材板块的贷款增加所致。目前,公司整体借款规模大部分也是来自于海外建材板块,同时主要由欧元等借款组成,近年欧元利率也有下调。但鉴于当前仍处于多项目投建、快速拓展市场的阶段,同时公司海外建材板块亦分别完成了瓷砖及玻璃项目的并购,公司外币贷款规模短期内仍将维持。后续,公司一方面会在完成相关品类及产能规划后,控制整体外币贷款规模,降低负债率;同时亦将寻求调整借款结构,积极探讨利率较低的人民币贷款,来保障未来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成本。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