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21:41:00
继周海栋、王鹏、曹名长等人后,市场再现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案例。
4月17日,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蒋华安卸任名下多只基金,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相关渠道获悉,蒋华安从工银瑞信基金离职。蒋华安是一名具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将,此前还曾是社保基金理事会资产配置处副处长。
包括这些基金经理在内,今年以来已有109名基金经理离任,超过了2024年和2023年同期的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82名和90名)。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增聘的基金经理也达183名。
分析人士表示,基金经理的离职,既受到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与基金经理从业压力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经理队伍也在持续扩容,表明公募基金行业依然吸引着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基金提前增聘基金经理
4月17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蒋华安因个人原因,卸任工银养老2035(FOF)、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等约9只FOF的基金经理。数据显示,在本次卸任相关产品后,蒋华安名下已无在管基金。根据公告,蒋华安卸任相关基金的基金经理后,没有转任工银瑞信基金其他岗位的说明,已按规定在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4月17日,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相关渠道获悉,蒋华安从工银瑞信基金离职。离职前,蒋华安是工银瑞信基金的FOF投资部总经理,证券从业年限16年。2017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此前曾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审计员,社保基金理事会资产配置处副处长。
在蒋华安卸任基金经理的同时,工银瑞信基金还为相关FOF产品增聘了基金经理。其中,工银养老2045(FOF)、工银养老2035(FOF)等产品增聘徐心远为基金经理。徐心远2016年加入工银瑞信,具有8年证券从业年限。而工银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FOF等多只产品,早于4月11日就已发布增聘公告,增聘周崟为基金经理。周崟曾任特灵空调亚洲研发及采购中心助理工程师、北京莱博智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北京万特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职员、中银基金高级分析员等,2014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现任FOF投资部基金经理。
从过往多起基金经理离职案例来看,基金公司大多采取的是“先增聘共管再离职”策略。市场也因此来推测基金经理离职情况。近日,景顺长城的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旗下4只产品增聘基金经理,新聘的4位均为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超15年的老将。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相关人士处获悉,鲍无可有从景顺长城基金处离职的打算,但目前尚未有确切消息。
这些知名基金经理也于年内离职
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的核心人才,除蒋华安之外,今年以来还有过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案例,包括周海栋、王鹏、曹名长、周克平等人。
今年3月12日,华商基金发布公告,周海栋因个人原因卸任华商新趋势优选等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卸任后不转任华商基金其他工作岗位,且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随后,券商中国记者从华商基金处确认,周海栋从华商基金处离职。业内人士随后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周海栋从华商基金离职后,可能去一家风投资本公司,但截至目前尚未有确切消息。
今年3月8日,华夏基金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周克平卸任华夏核心科技6个月定开、华夏创新未来混合(LOF)、华夏创新视野一年的基金经理。自此,周克平已无在管产品。随后,周克平从华夏基金离任,截至目前在基金业协会已查询不到其基金从业信息。2月底,嘉实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洪流因个人原因离职,且已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洪流是一名证券从业经验超25年的老将,曾于新疆金新信托、德恒证券、兴业证券、上海证券、圆信永丰基金等机构任职,于2019年加入嘉实基金。
今年1月,则有中欧基金曹名长和宏利基金王鹏两位知名基金经理离职。1月17日晚间中欧基金发布公告,投研履历长达28年的公募老将曹名长,因个人原因自即日起卸任旗下四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业内人士透露,曹名长此次离职后暂无其他职业规划。今年1月底,宏利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王鹏卸任旗下6只基金产品,同时已按规定办理注销手续。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王鹏当时已确定从宏利基金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鹏离开宏利基金后,宏利基金随后出现高管离任现象。3月时,宏利基金首席信息官高贵鑫因个人原因离任。高贵鑫于2022年12月加入宏利基金,此前一度担任宏利基金总经理。2024年8月,来自股东方的DING WEN CONG(丁闻聪)接替高贵鑫出任宏利基金总经理,高贵鑫转任宏利基金首席信息官,截至离任前任职时间尚不足一年。随后,高贵鑫加入天弘基金,担任总经理助理职务。
团队打法逐渐取代单打独斗
从总量视角看,包括上述基金经理在内,根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109名基金经理离任,超过了2024年和2023年同期的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82名和90名)。但另一边,今年以来增聘的基金经理则达183名。
基于此,北京一位公募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人员流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基金经理的离职,既受到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与基金经理从业压力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经理队伍也在持续扩容,表明尽管基金经理高频离职,但公募基金行业依然吸引着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结构视角看,年内受到市场关注的离职案例主要是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纷纷走上基金经理岗位的新人,有不少管理的是指数基金,与指数基金成为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力军”这一趋势相吻合。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投资,基金经理群体的人才流动,折射出的一个新趋势,是团队化打法逐渐取代个人单打独斗。特别是,个别公募(比如景顺长城基金和诺安基金等)在科技投资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团队化、平台化布局。但也要看到,在费率、薪酬改革背景下,核心基金经理频繁离职之下,基金业仍需面对如何重新建立主动权益基金投资信心问题。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