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鬼存在吗专家解释(这个世界真的有鬼神吗?)

《礼记·祭法》有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

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死为澌,为人所离”,所以鬼是人死后离开肉身的灵魂。但是古人也有着另外一种观点,即鬼是万物精怪的代称,就像《墨子》中提到的,“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亦有人死而为鬼者”,《论衡》也补充道,“鬼者,物也,与人无异”,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而这些鬼也就是志怪神话小说中的精怪。《论语·述而》中有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也就是说,孔子不谈论与鬼怪、勇力、悖乱以及神灵有关的事情。说明孔子并不否认鬼怪神灵的存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鬼神之说从原本的神权至上演变成为人为神主,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的这段历史发展中就能窥探得知。先来说说上古三代夏商周,在这个阶段中祭祀成为了国家的头等大事,统治者对鬼神是极为敬畏的态度。在《论语》中记载了夏朝君王“致孝乎鬼神”,而且到了商朝年间鬼神崇拜愈发盛行,《礼记》有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商人都会先以占卜询问鬼神对此的看法,是否符合天道。


有没有鬼神、灵魂的存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做了如下开示:

这不是物质的,不是唯心亦不是唯物。外国人现在对灵魂的研究有一个名称叫“超电磁波”,超越了现代物理科学的范围,原子、电子、核子都不能了解它的,这就叫灵魂。在我们是认为有的,但它是“精气为物”,心物一元的。什么是精?什么是气?如何构成物质方面的东西?“游魂为变”,物质以外,我们的身体是物,宇宙中这个物理世界都是物。可是唯物学家,认为世界一切唯物,还有另一半,他只认出了一面,没有搞清楚。他们把精神,也向唯物方面拉。西方哲学中有认为一切都是唯心的,也只认了一半。

“一切唯心造”拿不出证据,科学讲证据,可是“精气为物”讲物质的道理,“游魂为变”讲精神的道理,这几句话又产生一个大问题了。这里承认有鬼神,这个鬼神是心物一元的功能残余力量所形成,所以晓得鬼与神,鬼是鬼,神是神,以道德为标准分为两种。何以知道鬼神的现象?孔子提出证明,鬼与神都有,可是我们的这位老师,他只告诉我们原则。《易经》有那么大的学问,包罗万象,至于怎么样有鬼神,他没有讲。他大概来不及写稿子了,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摸。

——南怀瑾《易经杂说》

儒家:敬鬼神而远之

在《论语》中,“鬼神”一词出现了三次(除了“敬鬼神”、“事鬼神”,还有“孝鬼神”一语,见于《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单一的“神”字用了四次。在两万一千字的《论语》里,确实用得很少。

《论语》里面说道鬼神的时候,大部分与祭祀有关,与礼仪有关。所以孔子讲鬼神,多从祭祀和礼仪的角度去看,强调的还是礼。而孔子实际上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与敬鬼神而远之相应的是,孔子强调仁,义,强调慎独、修身、君子之德,孔子认为真正给一个人带来知识的途径是学习,真正让人成为圣贤的方法是修身,而这都与鬼神无关。

道家:鬼神得一以灵

《道德经》39章里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一是什么,一就是道。天只有得到一才清,地只有得到一才安宁,鬼神只有得到一才会灵验。可以说,鬼神在老子那里,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神无以灵,将恐歇”鬼神如果没有大道的支撑,就不灵。

  《庄子·大宗师》中说,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认为,道不仅产生天地,而且还“神鬼神帝”。这里的“神”是动词,是赋予神通的意思。帝可以理解为天帝、天神。也就是说,庄子认为,鬼神天帝的假使有什么神通,那都是来自大道的。可以说,庄子对于鬼神的看法和老子是一脉相承的。“儒释道”

佛家:鬼神也在六道之中

缘起性空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意思就是万物本质上都没有自性,都是性空的。因为因缘际会才会显现出一定的相。鬼神也一样,本质上与万物一样,空的不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佛教谈论鬼神。

  鬼神在法界当中是属于哪个阶位?法界总共有十种: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傍生、鬼道、地狱,也就是说法界总共有这十种。那前面四种,佛、菩萨、声闻、缘觉,是学佛人得到果证,而归到这四个阶位里面;那其他呢,天、人、阿修罗、傍生、鬼、地狱,统统是六道轮迴,他是属于凡夫的部分。也就是说,天将来可能当人,当鬼或者下地狱,那地狱的众生呢,他将来也可能生天,可能当人。也就是说,所有的这六道轮迴的众生,他就不断地在那边轮转,所以叫作轮迴。我们刚刚讲说崇拜鬼神,神其实有两种,叫作天神跟鬼神。天神其实是属于天的部分,鬼神就是鬼道的部分。

  佛教所说的神也是凡界的众生,佛教所说的魔是在欲界的第六天,所以佛教的魔是魔、鬼是鬼。佛教的魔,也有四种:天魔、五蕴魔、烦恼魔、死魔,除了天魔,其余三魔也都出于各人自我的生理及心理。

最后,“鬼神”从考古和古代文献来看,是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信奉,是最具神秘气息的,认为能降下福祸,主宰人的命运,您是怎么理解和看待鬼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