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兴平市最有名的特色美食 ——兴平包子



包子

晨起,和朋友一起品尝了有名的兴平包子。时间到,店家揭开包子笼屉的盖子,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了。白面的特有颜色,渗透出似有似无的淡淡的油脂以及包子馅的颜色。热乎,宣软。灌一调羹,特制的红油(辣子水水)。那叫一个美味。兴平包子的精华所在就是这特制的红油(辣子水水)。辣椒油配以各种香辛料,制作而成。各有所长,各家味道不尽相同。与包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回味无穷。

辣子水水

兴平包子馅料丰富,多种多样。主要有:韭菜肉、莲菜肉、大葱肉、韭菜豆腐、地软豆腐、西葫芦豆干、辣子茄子等等。其中最为传统,特色的是油包子。配以茶水、稀饭、豆腐脑……甚是美味。虽然陕西别的地方也有包子,或许名气比兴平包子的名气大,但是我还是喜欢兴平包子的美味。可以与之相媲美。甚至优于其。


兴平街景

记忆中的包子当属担笼包子。担笼,就是柳条筐,关中平原的常见物。里面衬以大红花小棉被或者白棉布小棉被,用以保温,包裹严实。卖家熟练的取包子 ,灌水水。寒冷的冬天里也能吃上热乎乎的包子,心里暖暖的。两个担笼分别架在自行车后架上,或走街串巷,或固定于中心医院、汽车站、县门街、粮食路……那一声声“热包子”的叫卖声,极具穿透力,余音绕梁,令人记忆犹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经营方式渐渐的淡出视线,留下来的只有回味,只有回忆。

不得不提的要数兴平西吴包子。国道244(原省道104)连接着咸阳兴平两座城。西吴位于两座城的中间位置,有着不可或缺的地理优势。由于灌溉关中平原的渭惠渠与244国道并肩而行,阻隔了国道南边各村镇的出行。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各村镇基本上都修了,跨越渭惠渠,连接村镇与244国道的桥梁。因此各村镇出口被冠以“桥”的命名,如符家桥、王家桥、丰仪桥、西吴桥……在经济刚刚开始发展的年代,西吴的桥头就开起了最早的包子铺。大大的方便了,东来西往的人们,尤其是起早贪黑跑车的司机们。记得当时,半夜三四点多钟,还可以吃到新鲜出炉的热气腾腾的包子。渐渐的西吴桥头包子就名声大噪,吸引着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的人们。

兴平的包子,一般来说大多数是大笼屉蒸制。而兴平西吴的包子大多数是小笼屉蒸制。却都少不了那一碟碟的红油,灌一勺勺的辣子水,简直就是点睛之笔。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食品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但是包子这种食物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兴平的大街小巷,西吴的桥头,符家桥的路口(茂陵路口)……都有着包子铺的身影。为早起奔波的人提供了味美实惠方便的包子,吸引着八方来客。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