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9 10:07:02
江西,简称“赣”。地处我国东南偏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南岸,
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俯岭南而达广州,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美称。
江西的简称赣来自赣江,赣又是两条河的组合:
江西省,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为干越之地和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别称赣鄱大地。赣江,古代称为赣水,它主要有两个支流,一个叫章水,一个叫贡水——章与贡,西源章水是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赣州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是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的赣州市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章贡区汇合称赣江,组成了“赣”。如宋代苏轼 《郁孤台》诗:“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赣州,为章、贡二水的汇合点,州也因此得名,今赣州市仍设有章贡区。
江西省版图汉代就确立了,2000多年南昌一直是江西政治中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这样开篇。豫章故郡,指的是汉代设立的豫章郡。
秦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所辖地域与今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行政中心豫章县即今南昌——基本上从这一时期起,南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作为江西的政治中心而存在。
明朝,江西版图基本定型: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原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明朝的“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北起长江,南抵五岭,东起怀玉山、武夷山脉,西至罗霄山脉——除婺源县属南直隶省徽州府外,其他区域与今江西省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