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9:25:13
甲骨文“元”是指事字,从兀(削去人的头发),又用短横指明头的部位,以表示人头。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成“元”。
“元”最初与“兀”是同一个字,都是突出头部的意思,本义指人头。后来为了突出“人”上之首,就在“兀”上面加了一横,成为“元”字,分化成两个字。头部居人体最高部位,因此引申为首要的、第一的,也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之义。“元”作为“头”的用法后来逐渐被“首”取代。如《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后来,“元”在语音使用当中更多的是使用它的引申义。
说文:“元,始也。从一,从兀。”(元,开始,由一、由兀会意。)
“元”的本义就是头。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意思是狄人送还了他的头。
“元”还作为货币单位使用,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
“元”也是中国古代的朝代名,即元朝。
“元”还代表一个时间单位,如“一元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