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荀彧为什么自尽了?空食盒只是诱因,真正的源头不在于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所刻画的那一个战火纷飞,帝王将相辈出的年代,总能引起后人无尽的遐思。

荀彧(音同预),作为奠定曹操基业的肱股之臣,无论正史还是小说都对其有不少篇幅的描述,有人喜之,有人厌之,而我们今日要说的,便是这样一位王佐之才

/荀令君之死

寿春,建安十七年,冬十月,天地大寒。

这一年,曹操志得意满地兴兵下江南,徒留称病的荀彧在寿春休养。

一边是刚刚接受完九锡之礼,权倾朝野的魏公,一边是四十九岁,垂垂老矣的弃臣,二者的命运,已经不在同一根弦上。

律不同,无乐,道不同,即死。

荀彧手捧曹操送来的食盒,盒中空空如也,心中难免五味杂陈。

食汉禄则无魏禄,这是逼他做出选择啊!

二十年细心辅佐,弃袁绍,定兖州,举贤才,迎天子,曹公基业,何处没有他的功劳,到最后,只落得个汉室倾塌,被迫横死的下场么?

他苦笑着,拿起早已备好的毒药,一饮而尽。或许,从投奔曹操开始,匡扶汉室就只是他一条不归路吧。


/远见卓识的高门君子


荀彧出身的颍川荀氏,自汉初之时便是一流的显赫高门,世代与皇贵大族姻亲,及至汉末三国,荀彧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称神君,膝下八子,都是世之才俊,被称为荀氏八龙。

加上家族开立私学颍川书院,广收天下士子,戏志才,徐庶,郭嘉……能人辈出,可以说无论在朝在野,在官在士,荀氏都是名声斐然,仅次于河北袁氏一族。

荀彧二十七岁时,举孝廉,拜守官令。

董卓祸乱时,因不堪苟同,要求出任地方官,被任命为亢父县令时,趁机弃官还乡。

出仕本是儒家追求,正值荀彧要一展才能的时候,却遇到了董卓祸乱朝政。面对倒行逆施的时局,荀彧愤然之下选择了弃官归乡,这表现出一个铮铮君子宁折不屈的高洁心态,不愿与黑暗世俗同流合污。

回到家乡的荀彧,对乡人说 :“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

但是颍川人怀恋故土,犹豫不定,并不听信荀彧之言。正逢同是颍川人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却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走,荀彧就只好带领自己宗族的人前往冀州。

后来董卓派李傕等人出关东,一路劫掠至颍川、陈留之地,当时留在颍川的荀彧的同乡人,多数惨遭杀掠。

在这件事里,荀彧精准的预见了颍川的灾难,很好的证明了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同时也可看出他济世爱人的儒家思想。


/党锢之中的忠君之士


身为颍川荀氏的一员,荀彧一生的轨迹都离不开党锢之祸的影响。

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但直到东汉才深度覆盖到社会之中,并且逐渐神学化。

彼时宦官当权,朝政腐败,为了纠正汉朝的弊政,与黑恶势力针锋相对,有不少士大夫被迫害至死,但他们仍然毫不退让,最终被赐死六七百人,朝廷还称他们为党人,永远禁止其亲友、门人做官。

党锢之祸对汉魏士风的转变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儒学价值观从此动摇,士大夫群体出现了两种新的价值观:一种是与世沉浮,保全自己,一种是消灭汉朝,拯救天下。

这种放弃了儒学中的“忠君”观念的做法在当时被称为“奇节”。奇是与正相对的,“奇节”就意味着放弃了“正道”。

苏轼曰:“ 东汉之末,士大夫多奇节而不循正道。”

荀氏同样如此。作为党人氏族,荀绲害怕宦官迫害,竟然为其子荀彧娶了大宦官唐衡的养女,以保全荀氏。

史载:“荀琨慕唐衡势力,为子荀彧娶之。”“遂为论者所讥。”

即便以荀彧名满天下的才名,也堵不住其余人的悠悠之口,由此在风评与履历上,荀彧有了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以致往时互有来往的一些士族子弟都心怀不解,不再相交。

不过,即使如此,荀彧也没有自怨自艾,或者将之归罪于妻子,反而对内家庭和睦,对外,则不顾朝局险恶,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在一众身怀奇节的党人中表现出浩然正气。

/殚精竭虑的王佐之才

其实荀彧从汉末大乱一开始就没有什么选择权。

献帝在位,刘备的刘姓并不能代表皇室,而且刘大耳也并非忠君之辈。至于袁绍,作为当世第一望族的子弟,对荀彧的上述污点其实颇有微词,江东一系则排外严重,又没有平天下的根基,如此,也唯有任人唯才,与十常侍同有关系的曹操是可以选择辅佐的明主。

荀彧之于曹操,简直就是萧何与张良的集合体,他既能匡弼、举人、镇国、抚民,是个极佳的行政人才,同时,他也是个极佳的战略规划师。

荀彧三策:“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反对流寇主义,牢固根据地);“奉天子以从众望”(反对自由主义,统一思想);“坚守官渡以待变”(反对逃跑主义,稳定人心)。

初期的荀彧三策可以说奠定了曹魏建国之本。而后来曹魏的谋士集团,更是以荀彧所引荐的颍川士族为骨干搭建的,加上曹操率军外征,皆赖荀彧统筹后方,在曹魏阵营里,找不出第二个人比荀彧功劳还大的。

不过,从娶宦官之女,到投效于宦官之孙,荀彧从此彻底成为了士族中的一个异类,他一方面成为了曹魏集团与士族之间的桥梁,极力促成双方合作,以图共兴汉室江山;另一方面他又颇为抵触曹操的一些迥异于士族的霸道行事作风,双方裂痕日益加深。

这最终让荀彧成为了一个痛苦的可怜的纠结的矛盾体。


/困于命运的悲剧人物


何颙曰:颍川荀彧,王佐之器。

什么是王佐?王是为王,佐是辅佐,王佐即是辅佐为王,引申义,就是有经天纬地的治国才能。

这可以说是对荀彧的批命,曹魏的基业大多有赖于荀彧的统筹之功,及至最后曹操称王,曹丕称帝,不就是一条帝王之路么,虽然这并非荀彧所愿。


历史上有关曹操是否有不臣之心一直争论不止。有人说曹操一生汉臣足表忠心,有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窃以为,初期的曹操,当无叛逆之心。所以荀彧投奔曹操是背景相符,志向谋合,一同想要匡扶汉室。

这个时期,曹操只是想当一个霍光一样的权臣,生前极尽人臣之位,身后青史留名,而这是荀彧容许的余地之内。

不过,曹操的这种观念随着赤壁之战的失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胜的如果是曹操,后者将一统天下。且此时距离灵帝驾崩不过二十载,天下还都是心向四百年国祚的汉室,再次光复汉朝就会成为大势所趋,此际哪怕曹操想造反,天下不忿者又何止千万。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此役,曹操十数年积攒下的水军悉数败尽,自身也是年老志消,遂从天下之志转变为家族之私。

而这严重违背了荀彧的志向,也违背了与荀彧共事的基础。

所以荀彧要反对曹操即魏公之位,而曹操也知道荀彧不可能屈服,决定逼迫荀彧自尽。

综上,荀彧既不是汉室纯臣,也不是曹操党羽,他的志向是拯救汉朝天下,为了完成这个宏愿,他不介意汉室受些委屈,但也决不允许曹操僭越礼制。

所以到最后,两方势力都对其颇有微词,那么他的悲剧结局也几乎是注定的。

只是,有个疑问,这样一位智者,在二十载辅佐曹操的过程当中,当真察觉不到后者日益变大的野心么?

这种画饼充饥,自陷囹圄的处事方式也许才是后世对其褒贬不一,多有恶评的缘由。

相关文章